当前位置: 沙丁鱼 >> 沙丁鱼的天敌 >> 全球遭遇大规模被动禁渔,中国更是迎来
因为疫情,全球海洋渔业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可以说,自二战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被动禁渔”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当然这其中,既有美国的“反其道而行之”,也有中国的主动公海禁渔。
先请大家看一张图:
乍一看,大家可能会觉得是海豚的或者是某种鲸鱼的照片,不卖关子,直接公布答案:
无人机跟踪拍摄到的大西洋蓝鳍金枪鱼照片。
说到金枪鱼,大家看到得最多的,肯定是下面这样的图片;
或者是这样的照片。
当我把这张金枪鱼排队行进的照片发布到网上后,大家瞬间不淡定了。
虽然评论区点赞量最多的是这条,体现出了环保的主旋律来,
可接下来的评论,还是暴露了大家资本家的吃货嘴脸。
这些评论虽然略显夸张,但金枪鱼这种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早已被日料推上了餐饮界的顶点,在渔业公司和渔民眼中,它们就是游动的现金,抓到就是赚到。这些年早已深入人心的观念,却因为此次疫情,出现了破天荒的转变——渔民抓到的金枪鱼卖不动了!
往年日本民众抢购金枪鱼肉的场景作为金枪鱼消费的标杆国家,日本的金枪鱼消费市场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其实,在疫情还没开始的时候,日本的高端金枪鱼市场就已经显露出疲态了——年轻人因为种种原因,对金枪鱼不再感冒了。走高端路线的冰鲜金枪鱼(内脏的太平洋、大西洋蓝鳍金枪鱼、大目和黄鳍金枪鱼,年的进口量跟年相比,暴跌了62%,今年的数据肯定更加惨不忍睹。
FerghalMcTaggart是一名常住日本东京的英语教师,在疫情爆发以前,他每周至少吃一次日料,当日本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后,他已经超过一个月没有外出就餐了。虽然很多日料店还是有外卖服务,可生意却跟当初比起来差了太多。
自今年以来,金枪鱼价格下跌10-30%还不是最大的打击,供应陷入停滞才是,特别是蓝鳍金枪鱼和大目金枪鱼这两种最贵的原料向餐厅的供应基本已经陷入了停滞,直接导致日本这个主力金枪鱼消费市场陷入低迷。消耗减少比必然影响到整个金枪鱼的供应链。
再加上国际航班中断,又给高端冰鲜金枪鱼的供应带来了致命打击,马耳他、斯里兰卡、斐济和印度尼西亚等高端冰鲜金枪鱼供应链基本被掐断。对渔业公司来说,如果金枪鱼卖不出去或者卖不上价格,花费高昂的油费和人工成本去捕捞金枪鱼将会是亏本买卖。
延绳钓金枪鱼除了进口,日本冷冻金枪鱼捕捞公司也在太平洋中西部海域用延绳钓捕捞金枪鱼,却因为疫情出现了用工荒。船员只有在指定的检疫场所隔离14天后,才能登上捕捞船,可回程的机票非常昂贵,很多渔工都舍不得花那个冤枉钱,被困在了海上。这就是那些曾经顺风顺水的渔业公司所面临的窘境,出海的鱼工难找是一方面,要把捕到的鱼运回来也得费一番功夫,现在好了,国内市场更是不行,那还捕个啥鱼。
说完金枪鱼这条大鱼,再来说说小鱼,也是先上图片。
数量庞大的“饵料鱼”——鳀鱼这种小鱼,叫,国内也有,俗称海蜒,跟沙丁鱼类似的食物链底层鱼类,是世界上”硕果仅存“的渔场——秘鲁渔场的主要经济鱼类。虽然比较无奈和讽刺,但在秘鲁当局的有效管理下,鱼鱼汛还是保持下来,并成为秘鲁渔业的一大支柱。别看鳀鱼小,不但给秘鲁当地的人民提供了廉价优质的蛋白质,更给秘鲁带来了可观的外汇收入。
鳀鱼因为太过柔软和富含油脂很容易变质,故很难以海鲜形式出口,而是以鱼粉的形式,作为养殖业的饲料出口到各个养殖业大国,特别是中国。我国虽然也也是个鱼粉生产大国,却架不住日益增长的水产养殖业,只能通过进口鱼粉来填补国内缺口。
用做饲料的鱼粉秘鲁对鳀鱼的捕捞实行严格的配额制度,一年共有两个捕捞季,当年的4月到7月为一季(A产季),下半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2月为一季(B产季),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制定捕捞额度。
今年秘鲁的鳀鱼业注定不太平,就在今年年初,疫情还没开始全球大扩散的时候,因为异常的开尔文洋流,造成表层水温上升,既增加了幼鱼被捕捞的几率,又很容易让渔网缠绕,虽然万吨的配额只完成了万吨,当局还是果断提前结束年的B产季。
原则上来说,上一个捕捞季没有完成的配额可以被延续到下一个捕捞季,可今年的A产季却是更加多灾多难。原本应该在4月份就开启的A产季,因为南美疫情的肆虐被延迟了近一个月,直到5月13日才开启,配额定在了.3万吨,虽然相比去年A产季增加了31万吨,可业内人士都还是觉得太过保守。
因为根据秘鲁海洋研究院(Imarpe)最近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鳀鱼生物总量大约为1,万吨。这个.3万吨确实可以更加激进的。
在年的A产季进行了一个月后,人们发现,尽管配额太过乐观,可他们居然连配额都无法完成。根据秘鲁海洋研究院(Imarpe)的统计数据,截至6月17日,鱼到岸量总计万吨,配额完成度为52.6%,剩余万吨。
秘鲁鱼粉产业资深人士Jean-FrancoisMittaine称:“因为产季推迟,再加上渔船及加工厂都要实施严格的卫生防疫措施,配额大概率是无法完成的,最终产量估计在-万吨。”
今年的B产季配额,因为全球范围内养殖业的疲软,再加上疫情解除遥遥无期,肯定又是一个“乐观”的数字。
接下来再说说龙虾。龙虾就太富戏剧性了,不上图片,直接上新闻标题!
加拿大和新西兰龙虾滞销,45亿元被重新放回海里4.9亿包机趟,澳大利亚龙虾业的困境政府能解?担心中国疫情死灰复燃,澳大利亚岩龙虾下调25%产量……
全球龙虾产业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暴击,因为借助中国等高端市场的成长,龙虾业顺风顺水了这么多年,终于迎来了寒冬,而这个寒冬,“冻死”了不少龙虾从业者,让曾经中国进口商必须加价才能拿到货的龙虾,又被“无情”丢回到了海里,如果换成其他的海鲜,没有龙虾这样的硬命,还真不能享受到这样的操作。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几个主要的龙虾产地,今年减产是板上钉钉的,很多龙虾捕捞企业根本就没熬过这次寒冬。捕捞需要人工,捕捞上来存储也需要成本,卖不掉,重新放回海里也需要人工,刀刀见肉,如果企业没有实力,就算有国家补助也很难撑过去。
如今这样的局面,倒成了那些“高龄”的龙虾的福音,这些龙虾要爬上人类的餐桌,至少需要在海里生长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遇到被重新放回海里的事儿,肯定还是头一遭。
虽然大势如此,特朗普却非要不走寻常路,摆出一副怼天怼地的架势。
6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缅因州,并签署一项公告,宣布解除东北峡谷和海山国家海洋保护区(NortheastCanyonsandSeamountsMarineNationalMonument)的渔业禁令,允许新英格兰地区的商业渔船执行捕捞作业,立即生效。
该保护区被称为奥巴马的政治遗产这处保护区(Proclamation)面积约4,平方英里(1.27万平方公里),生活着包括露脊鲸和深海珊瑚等珍稀海洋生物。保护区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于年9月15日设立,曾被认为是奥巴马退出政坛前的“政治遗产”,当时也颇受渔业界争议。
其实特朗普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想要取得美国传统“摇摆州”的支持,谋求连任。在政治利益面前,龙虾和生态价值都得靠边站,可现在就算是开放保护区又怎样?给你大把的龙虾也卖不掉啊!
特朗普不但给渔民画大饼,更是威胁欧洲降低龙虾关税,让中国遵守贸易协定,大量进口龙虾,不然就对欧洲的汽车和中国海鲜加征关税。在特朗普眼里,这龙虾又成了他手中的筹码,虽然他自己也知道,这个筹码无足轻重。
还是得说一说三文鱼。
三文鱼养殖业的发展,就是因为野生三文鱼无法支撑日益庞大的市场需求。如今,三文鱼养殖业早已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产业,也正是依靠着三文鱼养殖业,野生三文鱼才得以有喘息的机会。当然,如今市面上,野生三文鱼的市场依然存在,而且是价格远高于养殖三文鱼。
抛开北京新发地事件不说,野生三文鱼作为高端海鲜,今年的消费量肯定是会大打折扣的。野生三文鱼的主力市场在北美、欧洲和日本,走的基本都是高端餐饮路线,一旦这条路走不通,消费量上的影响是非常直观的。
日本的日料店就不必多说了,很多北美的餐饮店,因为疫情,运营成本显著增加,迫不得已,只能开始收取“新冠附加费”。
位于密苏里州的日料店KikoJapaneseSteakhouseSushiLounge出台一项特殊规定:凡进店里堂食的顾客必须按消费额增收5%“新冠附加费”(COVID-19surcharge)。
店主BillyYuzar称,“收取新冠附加费是我们不得已推出的暂时措施,比起涨价,还是收取新冠费更能让人接受一点。”
日本也搞起了夜市越来越多的餐饮店已经加入到收取“新冠附加费”的行列,餐饮业的困境,对野生三文鱼来说,倒是不错的消息。当然,更大的惊喜因为一块北京新发地的菜板正在不断发酵当中。
养殖三文鱼的危机,会不会给野生三文鱼产业带来负面影响?回答是肯定的。年,中国进口了约3吨阿拉斯加红鲑,虽然只占布里斯托尔湾产量的6%,但中国这个全球潜力最大的市场无疑是三文鱼产业的一个风向标。中国市场的风吹草动无疑牵扯着整个行业的神经。
尽管全球多个渔业组织出面澄清海产品与新冠病毒无关,中国官方也出面澄清进口海鲜的安全性无忧,但猜忌一旦起来,要消下去,就只有依靠时间了。
无关疫情,还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禁渔,来自我国,这个远洋捕捞大国。还真得感谢海洋的广大和物博,在近海的产出遇到瓶颈并不断衰退之时,远洋捕捞依然能够为国人的餐桌带来优质的海鲜。
在这些远洋海鲜中,最知名的就要属鱿鱼了。国内各大景点小吃摊,十个里面有一个就是做铁板鱿鱼的,而这些鱿鱼,大部分都是我们的远洋鱿钓船从遥远的西南大西洋和东太平洋海域捕捞的。
虽说远洋捕鱼自由,不用顾忌国家政策之类的麻烦,可海洋资源早已渐渐被人类掏空,能够让大老远出航一趟值回票价的渔业资源已经不多了,而且绝大部分都在别国的经济海域,想要参与就得购买捕捞配额,剩下的,鱿鱼暂时还算是个有不错回报的鱼种。
这鱿鱼,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阿根廷滑柔鱼,俗称“阿鱿”,另一种叫茎柔鱼,俗称“美洲大赤鱿”。因为鱿鱼一年生的独特生物特性,繁殖结束后就死去,鱿鱼的生物资源往往比其他海洋生物更加难以统计,而且鱿鱼资源受到厄尔尼诺等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非常大,也就会导致不同的年份的渔获量相差数十倍。
所有人都没有底,却也不得不面对鱿鱼因为过度捕捞导致生物资源衰退。如果再不做点啥,我们的远洋捕捞船迟早会面临鱼获赚不回油钱的尴尬境地。
好在我们国家行动了!
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公海鱿鱼资源养护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通知》要求,自年7月1日起,我国首次在西南大西洋公海相关海洋试行为期三个月的自主休渔。
此次我国的自主公海休渔,还真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国家的创新型渔业资源保护举措,对促进国际公海渔业资源长期可持续利用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结语
谁也不能小看,这次疫情,给人类餐桌带来的改变,直接受益的,自然是自然环境中的那些食材们。短期看乐观,长期却仍是悲观。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获取,并没有真正走上可持续的道路上来,只能依靠“疫情”来调剂一番,虽然有点讽刺,却还是希望等疫情过去后,能够留下点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无论是对自然界的生物来说,还是对我们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