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丁鱼

升糖大户已公布,常吃3种食物或会升高

发布时间:2022/12/9 17:32:38   

导语: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发布的《世界糖尿病地图》显示,全球的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达到了5.37亿,按照每年16%的增幅来计算,预计到年时,大概会有7.83亿成年人患糖尿病。

从目前上来看,我国大概有1.4亿糖尿病患者在这,其中有7,万名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毫不知情,未确诊率大概能够达到51.7%。

01大肚子、小细腿的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大肚子、小细腿”是腹型肥胖的特征。

负性肥胖又叫中心性肥胖,这种肥胖脂肪主要储存于腹腔内,在胰腺,肝脏以及肠道等内脏的周围。

比起全身性肥胖,腹型肥胖对于身体的危害更大,即使体重达标腹型肥胖人群也有可能会存在着一系列的疾病问题。

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的主任指出,内脏脂肪会把我们的胃部往上顶,解压肺部引起呼吸困难的问题。

除此之外,也会容易扰乱内分泌,增加代谢性疾病,不孕不育症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如果男性的腰围超出了90厘米,女性的腰围超出了80厘米,就属于是腹型肥胖了,此时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改善。

02若经常出现这4种表现,或是糖尿病来到了

皮肤瘙痒

身体里的血糖升高会容易对血管带来损伤,而血管损伤以后会容易使皮肤的营养供应不足,此时就会容易带来异常干燥、瘙痒的问题。

尿频、尿急

血糖过高会容易引起渗透性利尿,增加尿液量,同时会引起尿频的问题。

,所以在这样的问题之下也会容易带来尿频尿急的问题出现。,所以在这样的问题之下也会容易带来尿频尿急的问题出现。

异常口渴

血糖不断升高会容易使血浆当中的渗透压升高,而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又会出现多尿的问题,此时上厕所的频率就会很高,身体里的细胞也会发生脱水问题。

此一来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会让患者出现异常口渴的现象。此一来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会让患者出现异常口渴的现象。

短时间内体重突然暴跌

当血糖升高时,身体对糖分的吸收和利用率也会出现一个明显的下降,此一来血糖就会通过小便的形式排出身体之外,身体也会开始消耗自身的营养物质,从而导致体重不断下降。

03血糖长期升高,会容易给身体带来哪些危害?

对心脏的损伤

血糖长期升高会容易带来心脏冠状动脉硬化问题,血管变细会使血流变少,此时会容易带来血栓问题,所以会容易增加心梗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发生风险。

对大脑的损伤

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就会容易增加脑梗的发病风险,而脑梗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都是很高的。

对周围血管的损失

血糖长期升高也会容易对周围血管带来病变问题,会容易出现四肢血管粥样硬化也会容易形成闭塞性血管病,变严重的情况下,会容易导致节肢出现。

导致周围神经并发症出现

周围神经并发症,包括全身的神经系统,比如感知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等。

04“升糖大户”已公布,常吃3种食物或会升高血糖,忍住不吃才算赢

高油脂食物

高油脂食物包含一些油炸食物,比如炸鸡,油条,肥肉,猪油等。

高油脂食物不仅会容易升高血脂水平,还会由于脂肪和糖分之间的来回转化,相应的也会使血糖问题升高,所以如果想要控制血糖,平时尽量少吃高油脂食物。

酒精

酒精会容易抑制糖原异生也会影响到肝糖原的分解反应,从而扰乱血糖水平,特别是在空腹喝酒的状态下,会容易带来低血糖问题。

或许很多人觉得低血糖根本没什么,其实低血糖比高血糖的危害更大,反复出现低血糖的问题会容易增加,一线的压力会使糖尿病病情进一步恶化,诱发严重的并发症出现。

稀饭

稀饭越是粘稠,人们在食用以后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就会越快,由于食物加工的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其升糖指数就会越高。

稀饭的熬制时间是比较长的,大米当中所含有的淀粉部位会分解为短链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糊精。

这种物质与淀粉相比更容易消化和吸收,在身体当中也会更快的被分解为葡萄糖,人体吸收以后会容易直接升高血糖的浓度。

05糖尿病饮食的4句顺口溜,教您饮食营养搭配合理,控制好血糖

有以下顺口溜:”粗粮代替精主食,优质脂肪适量吃,膳食纤维有帮助,不忘补充蛋白质。:

粗粮:黑米、玉米、燕麦、荞麦、高粱等。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如果想要稳定控制血糖,平时的粗粮摄入量要保持全日主食总量的1/3,这样才能够更有效的保持营养和健康。

优质脂肪:金枪鱼、牛油果、沙丁鱼、鸡蛋、酸奶、金果等。

膳食纤维:南瓜、西兰花、西红柿、秋葵、黄瓜、洋葱等。

低糖水果:柚子、草莓、樱桃、火龙果、李子等。

蛋白质食物:豆制品,瘦肉,牛奶,鸡蛋清等。

每天不同类型的食物摄入占比量分别是25%-35%的脂肪,15%-20%的蛋白质(针对肾功能正常的糖友),45%-60%碳水化合物。

结语:对于糖尿病这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在日常生活当中控制起来或许是非常麻烦的,但是大家也一定要保持好信息,遵循医嘱,合理用药,调节生活方式,这样才能够更有效的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4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