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格上理财
01
幸存者的辩护词
疫情过后,一定会有很多的“骗子”成为“大师”,
也有很多“食材”成为“神药”。
当然,也会有很多当事人或者亲友为这些从未上过一线的“大师”和“神药”背书。
我发了高烧的七舅姥爷,正是喝了大师指点的豆浆才康复的。
我三外甥的女儿已经感染了,也是喝了“龙井茶”才逃过一劫…………
这些为大师辩护的人,并不一定全是水军,他们不是骗子,甚至是一个温和善良的人,可能真心认为大师救了自己一命,“神药”真的让很多人躲过了这次疫情。
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些数据并不代表真相,这些貌似真实的案例后面,是一个统计学魔鬼在玩魔术,这个魔鬼的名字叫“幸存者偏差”。
正是这个魔鬼,一直为骗子涂脂抹粉,保驾护航。
它是很多“大师”们的生存密码。
02
你越认真,离真相越远
幸存者偏差又叫“幸存者谬误”,反驳的是一种常见逻辑谬误,即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之后的结果,忽略关键信息。
这涉及到数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统计学中的概念:越是认真观察眼前的真相,你离真相越远。
骗子的辩护者肯定不会这么认为,这些案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呢,不可能骗人。
他们只看到了一部分幸存者,却没意识到这些幸存者只是极个别的数据。
以北京地铁为例,很多人在早高峰和晚高峰的时候,都会在前胸贴后背的沙丁鱼罐头型地铁里,感受城市海量人口。每天挤这样的地铁,很多人肯定会认为车票让地铁公司赚大发了。
地铁每条线光是开发的投入就需要上百亿,再算上其他的人工、日常运营与维护费、银行贷款的费用,远不是通过客流量的票价就可以回本的。而且地铁是国家民生工程,相当于公益项目,票价不能过高。所以地铁入不敷出就成了常态。
上班族之所以认为地铁总是人满为患,是因为每次他们都在客流量最大时,比如早、晚高峰期乘坐地铁。但地铁客流并不是稳定的,很多时候“空车”现象也并不少,只是那时候大多数人都在上班,并不知情罢了。
你观察得越仔细,体验得越多,其实得到的结果偏差越大。
在日常生活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亲戚吃了某偏方好了”或者“我一个朋友去找了这个老中医”等等,这些你认为非常准确的数据都属于偏差数据,并不能得出一个理性结论。
03
统计学笑话:没来的同学举手
“幸运者偏差”的统计概念,最开始是来自于二战期间。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很多时候你统计的数据与你要调查的结果没有任何联系,甚至与你要调查的结果正好相反。
再举几个例子:
例子1:有记者在春运的候车厅里,采访买票情况,得出结论:虽然春运票不好买,但大家都买到了票。
例子2:淘宝上卖降落伞的商家都没有差评。
例子3:大学里有个全校出勤率第一的老师,她的诀窍就是每次点名都说:“没来的同学举手”。
没来上课的同学不会举手,想要给降落伞差评的人再也没有机会打开淘宝。这也说明了“幸运者偏差”在统计上的本质:其统计结果是经过筛选后的结果,并不是随机的,因此也不具备普适性,所以不要轻易相信那些直销者的话。
所以,如果你真的以为“六个核桃”真能给人补脑,那么你的智商也就停留在刚刚直立行走的年代。
04
沉默的大数据与“死人不说话”
你的朋友专程来你的城市看你,三天后你开车20公里送他到机场。
你对他招手说道:“兄弟,一路顺风,注意安全。”
这句话听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事实上,这句话更应该由他来对你说,而不是你对他说。
根据对不同交通工具的死亡人数统计,小汽车每行驶十亿公里死亡人数为3.1人,水路2.6人,铁路0.6人,公交车0.4人,而飞机只有0.05人。
被你送上飞机的朋友,其实比即将开汽车回家的你,更安全!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有飞机失事率高,不安全的印象呢?
因为飞机失事的每一次数据都被记录。年,马航MH失事,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甚至让许多人都不敢再乘坐飞机,一时人心惶惶。四年后,关于马航MH零星碎片的消息,仍然是网友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5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