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沙丁鱼 >> 沙丁鱼的习性 >> 平静的水面忽然掀起巨浪,水猴子又作妖
原创猫吞果壳
静谧的湖水上,一只鸟在空中游荡,在这里它是绝对的猎手,好整以暇准备享用水中的午餐。
“该吃哪条鱼好呢?”它突然冲向水面,瞄准了水下的猎物,但还没等它接触到水面,一层又一层的波浪就从水中掀起,几乎将它吞没。它只好丢盔弃甲连连逃窜,送别到口的午餐。
无风就起浪,到底咋回事
JulianeLukas
平静的水面下为何乍起波浪?难道又是传说中的“水猴子”作祟?其实不然,这波浪正是弱小鱼群的杰作,是猎物对命运的反击。
鱼浪接鱼浪
在鸟类尖尖的喙和有力的爪之下,水面下成群结队的小鱼就像开放式自助餐。这场生存竞争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小鱼只能坐以待毙——数万条好吃的小鱼团结在一起,就能像一只无形的大手一样搅起波浪,逆转战局。
鱼群的成员是野花鳉(Poeciliasulphuraria),它们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身长不足5厘米,生活在墨西哥南部的硫磺泉,目前被IUCN列为极危物种。
看起来很适合一口一个的野花鳉
iNaturalistNZ
野花鳉以爱“团建”制造波浪而闻名,但人们一直不知道它们为什么这么做。通过在河边蹲守,研究者们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团——原来每当捕食野花鳉的鸟类出现在水面上空时,数十万条鱼就会齐心协力,一起搅出巨大的波浪。这时,每立方米水中簇拥着多达条鱼,它们制造的每个波浪可以持续3到4秒,一浪接一浪,鱼群掀起的波浪会一直重复长达2分钟。
这样的“鱼浪”能赶走捕食者吗?
野花鳉有两种天敌,翠鸟和蝇霸鹟。这两种捕食者的特点不同,翠鸟会跳入水中捕鱼,引发很大的鱼浪,而蝇霸鹟会用它们的喙掠过水面,点杀小鱼。
野花鳉的生活环境。左边是它们的两种鸟类捕食者:翠鸟(上)和蝇霸鹟(下);右边是野花鳉鱼群(上)和它们制造波浪时的活动(下)
参考文献[1]
研究者发现,一旦鱼儿制造出了波浪,翠鸟和蝇霸鹟的捕食频率都降低了,它们在两次捕猎之间的等待时间都成了原来的2倍。鱼儿引发的波浪显然给它们出了个难题:翠鸟和蝇霸鹟不得不根据鱼浪的方向切换攻击的出发点,寻找合适的俯冲角度,成功率也大大降低了。
野花鳉鱼群制造的波浪,不仅降低了自己被天敌吃掉的可能性,对鸟类来说其实也不无好处:波浪在警告鸟类“我们已经发现你了”,鸟儿学会在这时果断地偃旗息鼓,静静等待下一次机会,对它们来说也是节省体力的好方法。
鱼群的生存之道
集群行动不仅是野花鳉的存活秘籍,也是鱼类最常见的生存之道。
50%以上的鱼类在幼年时成群活动,成年后也有超过25%的鱼类选择过大型集体生活。成年沙丁鱼组成的迁徙鱼群,甚至可以达到7千米长、1.5千米宽、30米深。
遇到捕食者时,沙丁鱼群会形成漩涡形的“饵球”,用来吓跑捕食者
EdBierman/Flickr
但成千上万的鱼聚在一起,不是更容易被捕食者发现吗?其实不然,海洋环境的光学特性和陆地上大不相同,光线被海水中的物质吸收和散射,导致海里的可见距离极短,因此不管是一条单独行动的鱼,还是一大群鱼,被捕食者发现的最短距离都是一样的。
一大群鱼在一起游动,降低了个体被捕食的几率。大量的移动目标造成的视觉刺激,让捕食者很难将注意力分配给单个猎物,这被称为“混淆效应”(confusioneffect)——简单来说,面前的食物太多,捕食者“挑花了眼”。
研究发现,在大嘴鲈(Micropterussalmoides)捕猎密西西比突颌鱼(Hybognathusnuchalis)时,如果只有单个猎物,大嘴鲈会很快抓住,随着突颌鱼群的规模增大,大嘴鲈捕猎的频率和成功率都会逐渐降低。
别说捕食者了,你看你也晕
BrockenInaglory/WikimediaCommons
鱼群的警戒效果,也比单独一条鱼好得多,这叫做“多眼睛效应”(many-eyeseffect)。鱼多力量大,一起行动的鱼多了,更多双眼睛一起注意周围的环境,捕食者就会更快被发现;警戒任务分摊到每条鱼头上,个体“站岗”的时间就可以减少,也就有了更多进食的时间。
这么多眼睛看着呢!
JamesWatt/WikimediaCommons
除了对抗天敌,集体生活对鱼的觅食和繁殖也有帮助。
对鲤科动物的研究显示,不管是金鱼还是鲦鱼,当鱼群大小从2条增加到20条时,鱼群找到食物的速度会大大加快。一些鱼类需要迁徙到固定的地点交配或产卵,成群迁徙能让它们更快找到正确的路线。而且,成群交配也就是“大型相亲会”,不然大海茫茫,难以找到合适的异性。
成功交配以后,雌性一同产卵,它们产下的卵也聚集在一起,孵化出来的后代就又能形成一个群体,又开始新的生命循环。
群体:1+12
神奇的是,鱼群绝非简单的鱼的聚合,鱼群本身就是一个有机体,每一条鱼就像其中的一个细胞。
在捕食者来临时,数万条野花鳉突然像一个整体似的轰然而起,搅动水塘。仿佛受到人们察觉不到的信号的指挥,它们骤然向前,眨眼间又急转向后,仿佛它们本身就是一只巨人之手,抬起又落下。
鱼群在不同状态时,有着不同的形态:(1)行进;(2)休息;(3)进食;(4、5)被很多捕食者围攻;(6)警戒周围;(7、8)躲避单个捕食者
参考文献[3]
这种大规模的行动蔚为壮观,让人不禁好奇它们是怎么做到这么整齐划一的。凯文凯利在《失控》中写动物集群行动的场面时引述到:
单只鸟或者一条鱼的运动,无论怎样流畅,都不能带给我们百万鲰鱼鱼贯而行的密集队列所带来的震撼……成千上万条鱼如一头巨兽游动,破浪前进。它们如同一个整体,收到不可抗拒的共同命运的约束,这种一致从何而来?
鱼群的反应速度甚至比单条鱼更快,这种高速反应是个体决策的累加。鱼群中最先看到鸟类或者被鸟类攻击的鱼,会率先下潜逃跑。而大多数鱼类有一对被称为Mauthner细胞的神经元,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让它们能在几毫秒内做出逃跑反射——迅速转向、摆尾、逃之夭夭。
一旦被攻击,野花鳉会几乎同时下潜,在水面上制造出波浪
JulianeLukas
下潜反应,就是捕食者到来的信号,在它周围的几条鱼看到邻居逃跑了,就会立刻做出逃跑反射,更外围的鱼也紧紧跟上。就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鱼儿接连垂直向下潜水,自然就造成了水面上的波浪——震慑鸟类其实是一种附带作用。
鸟群也有相似的机制。
椋鸟总是成群飞行,遇到捕食者时会一起转弯和俯冲,队伍像波浪一样变幻,躲避捕食者的攻击。但是,这其实并不是有组织有纪律的集体活动。群体中的每一只椋鸟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