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沙丁鱼 >> 沙丁鱼的形状 >> 1981年,苏联女乘客从5200米高空坠
网上曾有人戏传,俄罗斯航空的飞机正常落地,都能得到全体顾客的鼓掌致谢。
提起苏联或是俄罗斯,不少人对这个“战斗民族”的第一个最为直观的反应便是拿野狼当哈士奇,拿棕熊当泰迪的强悍;
提起空难,不少人的第一反应便是悲剧与惋惜。
而当两者结合,又将碰撞出何种故事?一位苏联女乘客所经历的一切,将这一切联系了起来。
01恐怖的空难经历
年,一架客机上乘坐着一位苏联女乘客拉里萨·萨维茨卡娅,和她的丈夫。他们方才结束了甜蜜的婚礼之旅,要从探望亲戚的旅程中返航至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城市。
这趟旅程对他们而言并不十分轻松,如同每个人的探亲之旅一样,行程紧凑,过程疲累。
于是在坐上飞机的时候,拉里萨·萨维茨卡娅便已经进入了梦乡。以至于之后她回想起这一段过程,她甚至已经全然忘记了她是如何起飞的。
就在他们认为这是一段再普通不过的返乡之旅并安然进入了梦乡的时候,老天向他们开了一个十分巨大的玩笑。
一架军用轰炸机与拉里萨·萨维茨卡娅所乘坐的客机在高空中相撞。这兴许应当归咎于空中联络系统发展的尚不完备,又或许应当责备当时并未使用无线电探测的军方调度人员。
一个个原因加载在一起酿成了这一出损失了37条生命的重大事故,当时作为仅仅20岁的女大学生拉里萨·萨维茨卡娅,也成为了这一场巨大空难中那个唯一的,奇迹般的幸存者。
在事后的回忆采访询问中,拉里萨·萨维茨卡娅感到唯一欣慰的地方,便是在飞行过程中时空姐让他们坐到较为前排的位置上。
接受采访的拉里萨·萨维茨卡娅但夫妇俩为了躲避飞机气流的颠簸,选择了飞机中后排的位置,而原本前排的位置在两机相撞时,撞击是如此严重以至于客机失去了上半部分的机身与机翼,包括了原先的位置区域,“没有人可以在那个位置上存活下来”。
在强大又猛烈的撞击过后,温暖舒适的封闭机舱被突然撕裂,周遭的温度也是瞬间的下降,加上他们仍处在五千多米的高空中,气温的骤降和空气的稀薄一下子让这位女士恐慌了起来。
飞机的顶部被瞬间掀了起来,如同打开沙丁鱼罐头的顶部一般,风夹杂着寒,带着恐慌与绝望,瞬间笼罩了每一个坐在其中的乘客。
02幸运获救
她能够听到周遭无数乘客恐慌与绝望的尖叫,甚至坐在她身旁的丈夫在撞击那刻就被夺去了生命,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悲伤与迈向死亡般的绝望笼罩了她,她甚至无法哭泣或尖叫出声音来。
接着因为巨大的撞击,她摔倒到了过道上,在事后的采访中拉里萨·萨维茨卡娅坦言,当时她的唯一想法便是想出一个法子,做到没有痛苦的死去。
幸运的是,承载拉里萨·萨维茨卡娅的飞机碎片在五千多米的高空中缓慢滑行,但是舷窗外发生的一切仍叫她印象深刻。
她看到了升起的浓雾,能听到风声因为高速而发出的尖利的呼啸,甚至突然发现了舷窗中出现的绿色针叶林。她说服自己振作了起来。
经过近八分钟的自由落体,那块飞机碎片十分幸运地落到了十分柔软的白桦树上,但五千多米的高空仍让她受了不少的伤,其中也有因为巨大的撞击和强大的混乱中造成的。
拉里萨·萨维茨卡娅全身多处骨折,甚至失去了牙齿,但是获得了脑震荡。
尽管如此,她仍然坚持走路,寻找生的希望。严重的伤势和巨大的打击甚至让她出现了幻觉,看到了空难中丧生的丈夫,希望着让她活下来。
她必须拖着这副躯壳在森林中求生,途中她遇到了熊,面临恶劣的天气和讲起生存实在是说不过去的环境,严寒只能用飞机座椅上的座椅套来取暖,她必须在水坑中寻找干净的水源,因为牙齿的损失她甚至没有办法用浆果来充饥。
途中她也试图向经过的直升飞机求救,但在挥动红色的座椅套时却被误以为是来到森林里勘察的,十分高兴的向直升飞机打招呼的地质学家。
当搜救的小组成员发现拉里萨·萨维茨卡娅时,她正在残存的座椅上抽着丈夫大衣外套中留下的香烟。
当搜救小组一连几天面对遍地横尸的惨烈状况处理了几十具尸体之后,突然遇到了一个活人,他们互相震惊得都说不出话来。
当终于看到了救援人员,经历了这一切的拉里萨·萨维茨卡娅耗尽了所有的力气,她再也无法支撑着自己站起来继续走路了。
救援人员砍伐了一部分白桦树的树干来为她制作了一个担架,好让她能回到医院接受治疗。
拉里萨·萨维茨卡娅与她的女儿再次乘坐飞机在被拯救时,她戏嘲自己看起来并不像地球上存在的任何一种生物,机油和各种撞击中泄露的液体,强烈的风速都让她的发型和外表十分奇特。
甚至她发现了一座镌刻着她的名字的墓碑,墓碑是根据当时的乘客名单所制作的,没有人能相信这一切,没有人能相信一个20岁的年轻女大学生能在一次如此猛烈的空难中存活下来,但她却做到了。
03空难过后
而后她逐渐从这个恐怖的伤势中恢复了过来,并试图索取赔偿。但这却让她将一份荒诞至极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至今——经历空难后接受到最少抚恤金的幸存者。
如今她定居在莫斯科,因为对她而言要在曾与她共同生活却在空难中丧生的丈夫共同生活过的城市中独自生存要显得十分艰难。
但她并不畏惧再次飞行,因为她坚信灾难不会发生在同一个地方,如同“原子弹不会落在同一个地方两次”一样。
04结语:
面对空难,每个人都惋惜至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能够人为地避免许多类似如此的悲剧发生,但拉里萨·萨维茨卡娅在这个过程里,向世人展示了求生的欲望与不畏的勇气。
途中她曾丧失信心,但最终她仍能存活于看起来并不像话的条件里,甚至并不畏惧再次飞行。20岁的经历将塑造她一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