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沙丁鱼 >> 沙丁鱼的繁衍 >> 重庆菜园坝,值得记忆的岂止火车站,它还是
提起菜园坝,我们会不约而同地想起火车站。它是几代重庆人出发与归来的地方。承载着我们爱憎分明的情感。
因此,当它停运的消息确凿传来,难免令人心生遗憾。
告别的车站我来到菜园坝火车站的站前广场上,在依然璀璨的灯火下,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1、菜园坝是菜园子,也是商品聚散地在重庆被逼通商以前,菜园坝地区一直是山野乡民的菜园子,为渝中半岛上的上下半城居民提供新鲜蔬菜。
那是年之前,这样的功能具体还能再往前推多少年,已不可考。
当然,供应蔬菜的地方不止这一处,至少到年,重庆地图上都还有个叫菜园坝的地方。只不过,挨着两路口的这个“菜园坝”名字保留了下来,其余2个,都消失在了岁月的长河中。
菜园坝地区在重庆开埠后,修筑了水码头,顺理成章地成为粮食、蔬菜、煤炭、竹木、盐巴等日常生活物资的聚散地。
年的菜园坝来自四面八方的菜农与商人如过江之鲫,在菜园坝汇聚,到年,这里已然成为了当时重庆名气最大,经营品种最多的农产品集散地,同时,也成为了西南地区最大的竹木产品集散地。
这也就是菜园坝地区后来的水果批发市场、竹木交易市场等大型批发市场的雏形。
2、菜园坝是重庆大学诞生地年10月前,重庆菜园坝火车站的地盘,是川军的营区。
时川军总督刘湘筹办了重庆第一所大学——重庆大学,于年10月12日在此正式开学,首届生员45人,刘湘自任校长。
重大首开筹办这所大学所需经费,来自刘湘巧立名目的“猪肉税”,即成渝两地每杀一头猪,均需纳税1毛大洋。
借此刘湘筹集到15万元,顺利办起学堂。故,重庆大学又被称为一所由猪肉捐建成的大学。
当时学堂即军营,首届学生大半为当时的川军军官,其名姓已不可考。
但巴渝尚武缺文之风气就此焕新,再加上抗战时候,外地大学纷纷入渝谋存,文坛巨子络绎不绝进川图强,沛然文风由此招摇山城。
可以说,菜园坝对重庆文化的发展,对山城气质的重塑,功不可没。
、菜园坝是火车站岁月荏苒,时光如梭。
新中国成立后所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在年通车。
菜园坝地区成为重庆火车站的铁路港口。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两路口缆车年,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要求,连接菜园坝与两路口的缆车正式投用。这也是重庆修建的第一条缆车线路。
9年,加班加点完工的菜园坝火车站正式投入使用,从此,成渝铁路的始发站由九龙坡车站改为了了菜园坝火车站,菜园坝火车站也正式成为了重庆火车站。
从此,这里就成为重庆人出发与回归的地点,成为一代又一代重庆人无法忘怀的记忆。
春运最难忘的是春运,整个菜园坝地区都成了沙丁鱼罐头一样的空间。一眼望不到头的的人群密密麻麻。
据悉,在菜园坝交通枢纽地位无可替代的那些年,这里每年运送的乘客接近千万人次。
巨大的客流量吸引着三教九流,不出意料,菜园坝也成了脏乱差与治安混乱的代名词。
随着客流量的剧增,菜园坝的地理劣势变得明显,尽管经过数次改建,其逼仄的地形依旧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要求。
年,位于龙头寺的火车北站建成,分流了菜园坝的大部客流。菜园坝火车站逐渐没落。
4、菜园坝将变高铁站菜园坝火车站曾经有过一次涅槃的机会。在年时,有过推倒重建的雄心勃勃的规划。即全面扩建,作为成渝高铁客运专线的接驳站。
但方案考证得出了施工难度极大,不宜大修的结论。方案进入长时间的调整期。以至于错过了年成渝高铁客运专线的通车,失去了重生机会。
面对其冷清现状,许多人认为菜园坝火车站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是时候淘汰出局了。
规划示意图但,位于城市核心区的交通枢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为市民出行带来的超级便利性,是通常位于市郊的车站所不可比拟的。
因此,重庆市对菜园坝地区进行了细致可行的积极规划。通过国际招标确定了详细设计方案。
据相关文件,菜园坝火车站将配套正在修建的渝湘高铁同步改造,将作为这条高铁线路的始发站。
未来,高铁由菜园坝出发,穿越正在施工的全市第一条长江隧道,到达修建中的重庆东站,再南行至黔江出渝,最终东至长沙。
长江隧道渝湘高铁的开工建设,再次确定了菜园坝火车站的重要地位;而成渝高铁延伸线,也确定将连接到菜园坝,与渝湘高铁相通。
成渝城市群又一条东向大动脉已呼之欲出!
菜园坝火车站永远不会消失,它只会被改造得更贴近时代。更接近幸福。
重庆人的记忆与未来,都会在历久弥新的重庆火车站,不,未来的重庆菜园坝高铁站有机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