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沙丁鱼 >> 沙丁鱼的天敌 >> 上班第三年,我被工作掏空了
最近,总是听身边人抱怨:
工作做着没意思,感觉上班就像上坟;
每天只想发呆不想干活,所以领导安排的工作总要拖到最后一刻;
感觉24小时都在工作,自己的时间少得可怜,生活质量直线下降。
更可怕的是,抱怨的人中,不到30岁的90后比例最高。
曾经看过一项调查,80%的90后职场人对现在的工作表示不满,只有10%的人会利用下班时间给自己充电。其余的人基本都是刷微博、打游戏,或者干脆和朋友吃吃喝喝。
这些90后,表面上看起来很正常,和你嘻嘻哈哈,可内心却无比倦怠。
前段时间和一个90后读者聊天,她跟我说,上班第五年的她就已经感觉到整个人被掏空。
每天早上十点钟,都有想一头撞碎电脑屏幕的冲动。实在是厌倦了眼前的工作,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但一想到至少每个月有固定收入,想到公司每个月给买社保,才留住了她那颗时刻想辞职的内心。
按照她的说法:20岁的身体,30岁的心。
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出现“职场早衰”。
这一届年轻人,每天不想上班
所谓职场早衰,就是指职场人在最应该拼搏的时候,对工作没有丝毫的上进心,总是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完成工作的指标是:差不多就行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明明是年轻人,却提前达到了退休心态。
我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早起很痛苦,上班集中精神主要靠咖啡续命,总是觉得上班不开心,找不到工作的意义,不能得到领导重视。如果有时领导突然加大了工作量,那简直是要命。
每个月都有30天想辞职,但是想想自己的存款,只能把辞职无限期拖后,在领导转身之后狠狠瞪两眼,然后一天天在迷茫和痛苦中消磨时间。
而造成这种局面的现实原因,主要有这3个:
第一,工作负荷太重,超出个人控制能力
很多人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原本生活很平静,工作也能完成。突然增多了工作量之后,原本的平静状态被打破,整个人就很容易崩溃。
逻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曾经说过:“你对人生的掌控感,取决于正常和意外这两种成分在你生活中的比例。”
如果正常部分就过多,人就会越容易出现失控感。
第二,内心混乱,找不到工作的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一个概念,人之所以不能从工作中感知幸福,是因为内在秩序的混乱。
畅销书《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指出,心流的作用就是维持内在的秩序,让人体验到乐趣,从而感受到深度的幸福。
人们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焦虑也会随之增长。人的大脑就像分子一样,一旦神经系统过于发达,各种思绪时刻万马奔腾,如果不加克制地任其发展,内心就会处于混乱状态。
第三,投入产出比过低
如果你在工作中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与得到的结果不匹配,那么你可能会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不值得。
简单来说就是三个字:吃亏了。
想办法和同事搞好关系,可是如果热脸贴了冷屁股怎么办?
想多花时间打磨一篇文案,万一领导不认可怎么办?
想加班加点把工作完成,万一领导给我安排更多的工作怎么办?
算了,做再多活领导也不一定看在眼里,更别提涨工资和升职了。人间不值得,还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
年轻人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吃无意义的苦,和工作磨出的心累。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改善“职业早衰”,重新唤起工作激情呢?
职场人每次遇到职业倦怠时,最常有的念头是:辞职。
可是,多次辞职下来的结果是:你尝试了无数职业,目睹了太多人性,经受了更多打击,饱尝了许多冷暖,却依然找不到一份另自己满意的工作。
事实上,通过跳槽解决职业倦怠,永远是从对一份工作的不满,转向对另一份工作的不满。
那么如何才能改善“职业早衰”,重新唤起对工作的激情呢?给你提供3个解决方法:
首先,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确定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工作能给你带来什么。
ScottDinsmore曾经在TED发表过一个精彩演讲——《如何找到你喜欢的工作》。他说,什么是你每天一睁眼睛就想去做的,不管能否从中获得报酬,那就是你的独特优势,也会是你最喜欢的工作。
弄清让我们做出职业选择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对人类、家庭、健康的关心,还是因为成就感和自豪感?弄清自己的各种决定背后真正的原因,就能帮助我们了解最真实的自己。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份工作事少钱多离家近,为了这份工作,你能忍受怎样的付出?牺牲多大的代价?接受多大的妥协?这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二,保持适度的恐惧感。
在安全的环境下,适度的恐惧感就像一块“心灵橡皮擦”,能够擦去你内心的烦忧,还能提升你的免疫力。
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他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
但是把沙丁鱼的天敌——鲶鱼装入鱼槽后,沙丁鱼发现后就会加速游动,如此一来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李翔知识内参》中曾说:“成长和舒适不可兼得,如果你不曾感到紧张,就说明你没在学习。”
职场中也是一样的道理。给自己找一个竞争对手,或者学习的榜样,就能让自己远离舒适区,重新唤起工作的斗志。
第三,制定一个长远规划
年,很多智力、学历、环境都差不多的学生们在走出校门之前,哈佛大学对他们做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其中: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后,哈佛大学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有清晰且长远目标的人,成为了社会精英。10%有清晰但目标短期的人成为了社会上层,大多成为了行业专家,比如医生、律师等等。60%目标模糊的人,他们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生活安稳但平庸。27%没有目标的人,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只能被动地接受,而不能主动选择。
给自己制定一个长远规划,要求自己完成多少大事,比如:学一门语言、掌握一门乐器、熟练应用某个软件、3年内达到什么样的业务水平等等。
在长远规划中,给自己分段设置小目标,达到小目标就给自己一些奖励。这样你的人生会更加清晰,也更容易实现成功。
你是否也陷入对工作绝望却不能改变的恶性循环中?是否害怕自己正在逐渐丧失对工作的激情?你可能是出现了“职场早衰”的表现而不自知。
职场早衰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习惯并适应了这种主动认怂的生活。如果你上班总是不开心,不妨试试上面3种做法。明天虽然不一定会更好,但是一定不会比昨天差。
拥抱改变,创造生活,明天又是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