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丁鱼

鲨鱼肉难吃因有尿味人类只吃鲨鱼鱼鳍,

发布时间:2023/6/10 18:01:14   

“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并肥美,南人珍之。”这是《本草纲目》里形容鲨鱼的一句话,也是我国古代文献对吃鱼翅的最早记载。到了清代,鱼翅被列为御膳,与鲍鱼、海参、鱼鳔统称为海味“四大天王”,于是吃鱼翅也渐渐被视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但现代检测技术表明,鱼翅所含营养与鸡肉、鸡蛋没什么差别。

抛开鱼翅营养是不是智商税的问题不论,可能很多人的脑海都会有这么一个疑惑:为什么人们只吃鲨鱼鱼鳍(鱼翅),而不吃鲨鱼的其他部分?那么多肉丢掉不浪费吗?难道是鲨鱼肉不好吃,还是真如网上所言的鲨鱼肉有“尿味”?

人们只吃鱼翅而不吃鲨鱼肉么?

相信有相当一部分人都看过了“拒绝鱼翅”的公益广告,里面提到渔民捕捞到鲨鱼后直接割下背鳍、胸鳍,然后把鲨鱼躯体丢回海里。没有了鱼鳍的鲨鱼缓缓沉入海底,最后在无力的挣扎中死亡。当时这个画面给了人们很大的震撼,国际上对鱼翅贸易的谴责声音不断高涨,同时也令我国很多消费者主动放弃了鱼翅消费。

一则数据说明了抵制鱼翅消费是取得了巨大成功的:中国干鱼翅贸易规模从年的年销量吨下滑到至今不足40吨;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年发布的报告:过去10年来,全球第二大鱼翅贸易市场的新加坡的鱼翅需求估计下降了超过50%;全球鱼翅总进口量在年至年间下跌约18%。

但这里也有个很有意思的数据:那就是鲨鱼肉的进口量和出口量却在-年间,每年平均增加4.5%。这背后的一个事实是,鱼翅从来都不是鲨鱼贸易中的重要部分,也不是“唯一”食用的鲨鱼部位。

实际上,捕鲨鱼“割鳍丢身”是十几年前的做法。要知道,全球已知种鲨鱼分布全球海洋且较为分散,加上灵活的机动性,使得鲨鱼很难像沙丁鱼一样被一网打尽。所以一直以来很少有渔船是专门捕捞鲨鱼的,毕竟效率太低而且不划算。

那以前的鱼翅是怎么来的呢?答案是“意外捕获”,即一些远洋渔船拖网、围网、刺网和延绳钓等捕猎作业过程中,鲨鱼不幸被捕了上来。过去远洋资源丰富,而渔船的冷冻舱容积有限,都是为了储存如金枪鱼、秋刀鱼或大鱿鱼等价值更高的鱼类。加上鲨鱼体型较大、肉质更容易腐烂,所以在鱼翅贸易盛行时,直接割掉最有价值的背鳍、胸鳍是最省事的方法。

实事求是地说,拒吃鱼翅的风潮之所以能够造成全球响应,主要是鱼翅属于一种可有可无的食物选择,所以全球多个地区从年开始,陆续出台禁止“割鳍丢身”的法律,旨在保护鲨鱼。

比如欧盟在年起禁止渔民把鲨鱼捕捞上船后,活生生割去鱼鳍,再将鱼身丢回大海。但渔业公司只要申请特别准证,确保鱼鳍重量低于鲨鱼总体重的百分之五,就可以在捕捞后切下鱼鳍,跟鱼身分开运回港口。不过这禁令存在很大漏洞,后来欧盟在年硬性规定,捕获的鲨鱼必须鱼鳍和鱼身一起上岸。

但禁止“割鳍丢身”就能保护鲨鱼了吗?想得太简单了,只会影响亚洲的鱼翅贸易市场而已,反而令鲨鱼市场的开发变得更全面。

因为鲨鱼可谓全身都是宝:鱼牙是珍贵的饰品,鱼肝可提炼角鲨烯(主要用于化妆品、保健食品),鱼骨可提炼软骨素(保健食品),鱼皮加工后可做鱼皮冻、羹汤料理或皮革产品(意大利是世界第二大鲨鱼皮进口国),鱼鳍加工后是昂贵的鱼翅,鲨鱼肉可以直接食用或加工成宠物食品。

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越来越多的渔民不愿丢弃捕获的鲨鱼。因为近海渔船出海时间短,为了获取最大利润,他们通常是整条鲨鱼带回来的。

以西班牙来为例:西班牙是全球最大的鲨鱼生产国之一,无论是鲨鱼的鱼鳍还是鲨鱼肉的出口量都是世界前列。其中欧洲最大的渔港就坐落于西班牙西北部的沿海城市维哥(Vigo),这里汇集了水产行业的加工处理商、分销商和进出口商。每次渔船卸货后,鱼商纷纷前往维哥港参与拍卖。

在维哥港买卖的鲨鱼种类,常见的是蓝鲨和灰鲭鲨。鲨鱼肉主要出口到意大利、法国和冰岛等欧洲国家(欧洲一直都有食用鲨鱼肉的传统习惯),还有一些出口到巴西在内的一些南美洲国家。一般在全球沿海地区,通常都能买到新鲜的鲨鱼肉。而鲨鱼鳍则出口到新加坡、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等亚洲地区进行加工。新加坡在年进口了吨鱼翅,有20%是来自西班牙的维哥港。

鲨鱼肉是否真的有“尿味”?

我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所有生命都需要补充水分。而海水的盐度较高,人类不适合直接饮用,否则会越喝越渴。那海里的动物是怎么喝水的呢?其他动物不说,我们只谈鲨鱼。

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都会面临渗透压的问题,鲨鱼也一样。为了解决身体组织的渗透平衡,鲨鱼演化出了一种独特的渗透压调节系统--即体内产生大量的尿素。当鲨鱼的渗透压高于海水时,水分就会通过鳃和皮肤渗入鲨鱼体内;水分增多、需要排尿,排尿会令尿素流失,渗透压变小。当鲨鱼渗透压低于海水时,水分摄入减少、排尿减少,尿素含量增加,渗透压升高。如此循环往复,这样才能维持自身的渗透压平衡。

再看鲨鱼的身体构造:鲨鱼的排尿、排便和生殖系统都集中泄殖腔(cloaca)上。很多科普文章指出鲨鱼的泄殖腔相对体型而言较小,无法满足排尿需求,于是通过皮肤排出去。所以得出结论,鲨鱼肉里有浓厚的尿味。

其实这一说法是错的。鲨鱼虽没有膀胱和尿道,但具有肾脏和输尿管,直接连接泄殖腔。鲨鱼并非要通过皮肤排尿,而是尿素可以帮助鲨鱼皮肤保持湿润,而且纯净的尿素是没有味道的。鲨鱼肉之所以有“尿味”是因为其死后体内高浓度的尿素代谢变成了氨,同时死亡的鲨鱼也会产生“三甲胺、二甲胺”,这才导致鲨鱼肉有浓厚的异味。

为了处理浓厚异味的鲨鱼肉,像冰岛人就会通过多次换水煮沸、风干或者发酵数月。不过即使这样,鲨鱼肉还会有很重的氨味,比如他们的昂贵名菜“发酵鲨鱼肉”,比我国的臭豆腐还臭。

写在最后:

之所以很多人产生“人们只吃鱼翅不吃鲨鱼肉”的错觉,主要还是让过多的目光聚焦在鱼翅上。割鳍弃身的做法非常残忍,令人倍感不忍。但当我们将更多目光放在鱼翅上时,背后的“隐形鲨鱼”很容易让人在无意中忽视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8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