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丁鱼

日本在两千米处发现新物种,全长25

发布时间:2023/6/8 19:54:42   

有媒体报道,日本在静冈县骏河湾2千米海底发现了一条全身2.5米长的横岗沙丁鱼,这成为世界已知最大型深海硬骨鱼并被列为新物种。消息一经传播,引发不少网友的激烈讨论。

有网友表示:这是什么鱼,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还有网友疑惑:这种鱼的发现难道跟日本核废水有关?

横岗沙丁鱼

根据消息得知,日本最初在年10月份在骏河湾水深米处拍到了这种深海鱼的图像,并在同年列为新物种。其中日本科学家还捕获了6条这种鱼类,最大一条长1.4米。

科学家们认为,这种鱼目前只在骏河湾被发现,是一种“顶级掠食者”,通常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可能会给当地食物链造成影响,甚至给整个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科学家还解释,当地可能还存在其他不明巨型深海鱼类变种,因此还要对海底进一步进行研究。

是否是核辐射产生的基因变异种

从公布的视频画面可以看到,被发现的深海鱼类全身呈现深紫色,头部无鳞,眼睛较大,散发出紫色光芒,看起来比较诡异。

我们都知道一般的沙丁鱼是一种比较小型的细长鱼类,体长大约为15至30厘米,虽然也属于深海鱼类,但是一般生活在水深70至80米的海域,跟所发现的“新物种”横纲沙丁鱼有很大不同,那么这种鱼是否真的是核辐射产生的基因变异种呢?

日本发生核泄漏事故

在年的时候,日本曾经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地震海啸,这场灾难直接导致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发生。

在这场事故中,因为巨大的海水冲进核电站内,在核反应堆芯片的高温作用下,产生了大量氢气从而引发了爆炸,大量核反应放射性物质也随着这场爆炸挥发到空气中,并且数以万吨的核废水流入大海。

事故发生之后因为要冷却反应堆的堆芯,防止燃料棒因温度过高而发生溶解爆炸,就需要不断往里加水,而流出来的这些水就又变成了核废水。

为了不让更多的核废水流入大海,日本建造了上千个大水罐来储存这些核废水,然而已经十一年时间过去了,这些核废水越产越多,但是大水罐的容量有限,所以日本在今年七月份决定将稀释之后的核废水排入大海,这也就意味着十一年前经历过的核辐射污染事件又重新经历一遍。

然而在年时,在日本福岛附近海域捕捞的鱼类就曾被检测出含有放射性物质,这也就说明日本福岛附近海域已经被核辐射给污染了,而静冈县骏河湾距离福岛大约有多公里的距离,那么核辐射在十一年时间里污染到骏河湾那边的海域也是很有可能的。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是否是核辐射产生的变异种?

其实在很早之前日本海域也发现了一些因为污染而产生的变异生物,比如双头龟、六条腿的青蛙、连体鱼等等。但是单靠这个理由还不能认定横纲沙丁鱼就是一种变异生物。

除了核污染这一个原因,还有一个被我们忽略的重要问题,就是横纲沙丁鱼属于一种深海鱼类,生活在两千米以下的海底深处,而生活在深海地区的生物样貌一般比较奇特‘

这是因为深海的水压非常高,而且漆黑一片,很多深海生物为了适应这种生活环境,自身就会发生进化,所以横纲沙丁鱼也有可能是本身长得比较奇特。

深海鱼类

比如被评为“世界上最丑的鱼”水滴鱼,它生活在米处的海域中,因为为了对抗水底的压强,它们退化了大量鸡肉和骨骼,导致它们全身变得特别柔软,能够在水底自由蠕动。

再比如桶眼鱼,这种鱼的眼睛非常大,这是为了能够在漆黑的海底获取足够的视线,还有一些生物会直接退化掉自己的视觉,只依靠灵敏的鱼鳍来感知环境,比如短头深海狗母鱼。

那么你对横纲沙丁鱼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8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