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沙丁鱼 >> 沙丁鱼的繁衍 >> 是枝裕和绵里藏针的致美三联中读
原文
捞月亮的猫载于中读App是枝裕和镜头下的人生,就像一幅绣品:纹样清雅澹净,布局空疏有致,但若翻过布底,下面全是错综复杂,纠缠不清的针脚,偶尔藏着半截忘了拔的针,碰到了,便是猝不及防的痛。
和别人不同,我认识是枝裕和是从他的书开始,在看小说《步履不停》的间歇,又看了他执导的电影《海街日记》。艺术创作总有相通之处,写小说与拍电影其实很相似,同样要铺陈叙事结构,塑造情节冲突、人物弧光,文字跌宕纵横之间就如镜头忽远忽近,把世界的至巨至微都一一呈现在观者眼底。而是枝裕和,无论是他的笔抑或镜头,都如一根针,时而绣出岁月静好的光景,让你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全部;时而在最柔软绵密的部位戳你一针,让你冷不防地呼痛落泪;甚至有时化针为仞,剖开人性的层层幽暗,让你看见人生那满目疮痍的荒凉底色。
在《步履不停》中,是枝裕和构建了一所盛夏里的旧式庭院,一次家庭聚会,主角横山良多带着新婚妻子和继子回到湘南老家,迎接他们的是父母亲,姐姐一家子。一家人喝冰冻的麦茶,吃井水沁凉的西瓜,炸玉米天妇罗,聊天拌嘴,谈论着生活琐事,这些琐事渐渐编织出这个家庭最大的伤痛—良多的哥哥纯平之死。
纯平的英年早逝如一根线头,牵扯出家中每个人被伤痛扭曲后心灵上的缺憾与晦暗,母亲哀伤背后的残忍,父亲的冷漠固执,姐姐的自私算计,包括良多自己的懦弱任性。与这一切交织前进的是夏日里庭院的美丽景致,葱茏的绿荫、绯色的百日红、屋檐下的细碎光影。生活的如常把人生的无常掩盖了,人性的复杂隐藏在家庭温情的布面下,是枝裕和把它掀开一小角,让我们听见底下的无声嘶吼与撕裂。
故作平静的压抑令人窒息,家人的缺点更令人无奈,何况自己也面临生存压力,于是主角良多选择远离家庭,对父母的痛苦视而不见来逃避现实。父亲一直对纯平死时自己还忙于工作感到自责悔恨,良多与母亲了解父亲的心情,却袖手旁观,母亲甚至时不时借此来挖苦父亲。良多对此剖析道:“当时的我和母亲当然不可能察觉到那么多。光是自己的感情就快让我们承受不住了。我甚至是下意识地不去面对它,当作什么都没看到。”
不去面对,当做什么都没看到,便是良多对待父亲痛楚的态度。当命运的巨拳迎面打来时,人会被打懵,打趴下,光是体味自己身上的哀伤已经花光全部力气,根本无暇顾及他人,即便是至亲。或许偶然会意识到自己的懦弱自私,但亦无力改变,从而产生另一种良心折磨,在双重痛苦的夹击下,原本善良的人也会变得面目狰狞,人格扭曲。
因此,不仅是良多心态失衡,母亲也是,而且更极端。她为了报复被纯平救起的少年良雄(纯平因此而死),15年来每到纯平的忌日都要叫良雄上门,以欣赏他在纯平遗像前备受煎熬的模样,而且打算一直继续下去,只有看见良雄痛苦才能令她内心稍觉快意。良多尝试劝阻母亲,被她反驳道:“就算我们让那孩子一年痛苦个一次,也不至于遭天谴……”良多只能暗自叹息:“她的悲伤已经随着时间发酵,腐烂,成了连亲人也无法认同的样貌。”
这种对人性的解构,对创伤摧毁心灵的描写,是枝裕和进行得无声无息,克制并凝炼,但在读者心中引发的震荡却是巨大的,简直是于无声处听惊雷,思之可恐可怖。然而真正的“惊雷”,是良多在父母离世后,回忆起当日以厌烦心情看待的父母的种种,突然惊醒,自己一直是眼睁睁地看着父母年华老去,却无动于衷,即使意识到他们有天终将逝去,也什么都没有做,直至他们的衰老和死亡与自己没有发生一点联系。他不禁想:如果当初我……现在就不会……
但人生哪有这么多如果当初?时间的长路有去无回,许多事都是“当时只道是寻常”,过去了就过去了,只是待回头再看,那些彼时看似寻常甚至厌烦的瞬间,往往是命运对我们的预警--珍惜,珍惜,再珍惜!不过,到想明白这点时一切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才有了书本封面上痛彻心扉的那句:“人生路上,步履不停,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
在《步履不停》电影的创作期间,是枝裕和的母亲去世,他按照电影的脉络写下同名小说,把自己对母亲及家人的未尽之言,未表之情,未竟之心都注入书中。如果说,《步履不停》是他对人生种种来不及的抱憾,那么之后拍摄的《海街日记》更像是在弥补这种遗憾,或者说是治愈。
《海街日记》讲述的也是一个缺失的家庭,镰仓的三姐妹,从小被离异的父母抛弃,三人住在外婆留下的老宅中。在父亲的葬礼上,她们见到同父异母的四妹,四妹的生母早年已离世,大姐便决定把她接回家同住。剧情围绕四姐妹的日常生活铺开,镜头依旧充满是枝裕和式的美学表达,清新得过曝的天空,镰仓的海与樱,褪色的老宅与梅树,檐角风铃声声清脆……四姐妹做饭酿酒,看春日落樱缤纷,夏夜烟火璀璨,那些相爱别离,生死倏忽的故事就在流水般的日子里隐秘潜行。
海街的情绪看似比《步履不停》更浅淡,但在我看来,其实处处都是对撕裂的伤口再缝补的恻隐。电影一开始,姨婆就收养四妹的事劝大姐香田幸,养个孩子非常辛苦,何况还是当初破坏自己家庭的人的女儿?大姐回答事情和四妹没关系,那时候她还没出世。姨婆叹气:“那你又要晚几年出嫁。”结果一语中籖,大姐后来真的因此结束恋情。
为什么要收养四妹?大姐一开始其实并没想得很清楚,或是在四妹身上看到自己和妹妹们当日孤苦无依的影子,或是因为四妹带来关于父亲的记忆,又或许只是简单的血缘羁绊。但无论何种,大姐都不愿看到自己受过的不幸在四妹身上重演,她选择收养四妹,其实是选择终结,终结上一代的悲剧,终结伤害的延续。大姐的做法与《步履不停》中的母亲截然不同,没有报复,更没有任由自己被悲伤淹没吞噬,而是直面生活,继续前行。
四妹的到来,代表新的生命闯进了三姐妹原本平静的生活,家庭成员之间会发生何种影响、变化?是枝裕和用了几种食物来为观众揭示个中进程。姐姐们做的沙丁鱼盖饭,四妹发现和父亲以前做的如出一辙,才恍然明白原来父亲一直在怀恋家乡的味道。虽然当时自己还未见过姐姐们,但这种来自血缘深处的味道早已把她们隔空联系起来。还有三姐做的鱼糕咖喱饭,勾起四妹对父亲喜欢钓鱼的回忆,三姐才得以知道,自己喜欢钓鱼是来自父亲的遗传。她开心得像是发现了一个了不起的秘密,关于自己从何而来,因何如此的疑问终于得到解答。
一个人的口味、爱好、习惯里烙印着先辈的基因符号,四姐妹因着食物发现彼此更深层的联结,情感在一日三餐,四季流转中悄然加深,隐伤也被亲情之手温柔抚慰。是枝裕和把这份隐秘而深刻的关系处理得极为巧妙。
对东亚民族来说,饮食总是和家庭划上等号,乡味代表着乡愁,口味习惯代表着家族成员的共同记忆,有时大脑会忘却自己的来处,但深植于肠胃的记忆不会。是枝裕和抓住这个特点,擅长用料理场面来表达人物情绪、家庭关系,甚至是冲突。
譬如贯穿全剧的梅子酒,55年前外婆种下的梅树,每年全家都会摘下梅子酿酒,送给邻居好友。三姐妹一直坚守着这个传统,并视为重要仪式,四妹来到后,姐姐们邀请她一起摘梅酿酒,象征着由心底接纳妹妹的融入,也象征着家庭观念的传承。有趣的是,全剧最激烈的一次冲突,也是借着梅子酒来消解。在外婆的忌日,母亲的到来把隐藏在众人心底的矛盾激发出来,大姐控诉母亲的遗弃与不负责任,母亲指责父亲的不忠,引发四妹的自责与难堪。第二天,母亲来向大姐道别,两人并没说太多解释的话,但大姐从母亲送给四妹的礼物里看到了歉意,继而母亲怀念起外婆酿的梅子酒,大姐便特意跑回家把最后一瓶外婆酿的酒送给母亲。
这一段的台词和镜头都很平淡,却有举重若轻,笔力万钧之势,两代人长久以来的恩怨纠结,都借着梅子酒共同的味道记忆而消解。那些心底的伤痕,说不出的话语就像原本酸涩的酒液,被岁月与理解沉淀,化为醇美佳酿,在初夏的阳光里色泽动人。历久弥新的何止是酒?还有化不开的亲情。
相比于《步履不停》中的各种来不及,《海街日记》呈现的是各种“幸好,来得及。”,像是是枝裕和对家庭关系另一个角度的探讨,另一种可能性的假设,或者是对遗憾有意无意的补偿。两部作品,犹如并蒂的两生花结出不同的果子,让观众在对照中体会出不同的人生况味。
家庭、人性、情感一直是是枝裕和作品关怀的主旨,家庭作为社会的组成单位,也是社会的缩影,东方民族的社会带有含蓄隐忍的共性,但隐忍之下的又是什么?是枝裕和用不动声色的姿态替我们掀开这底下的秘密,以东方的价值观呈现出人心的幽微与裂痕,时而温柔缝补,时而严肃地提出批评、警示。正如电影杂志对他的评价:“这仿似昆虫触角的精准和敏锐,源于他对人性的关怀与勇敢介入。他重新回到人的影像、思考人的问题,这是电影的坚持—这坚持在是枝裕和身上的展现方式,就是不断地作出某种恬静的批判。”
文艺作品是现实世界的观照,光明黑暗,美好残酷,慰藉批判,是枝裕和行走在两者之间,拿捏得恰到好处,展现出散文诗般的美感与纪录片般的冷静。所以,观读是枝裕和的作品,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你不知道在哪个轻柔的地方,就藏着他直击心灵的一根针。